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濁毒理論研究分會 歡迎您
                                                      關于我們 加入收藏
                                                      手機版
                                                      首頁
                                                      總會介紹
                                                      分會信息
                                                      通知公告
                                                      科普講座
                                                      岐黃民聲
                                                      行業新聞
                                                      視頻中心
                                                      專家風采
                                                      成果展示
                                                      聯系方式
                                                      當前位置:首頁 > 科普講座
                                                      從濁毒論治高脂血癥經驗
                                                      0
                                                      發布時間:2018-05-30 瀏覽數:1851

                                                            高脂血癥是指由于脂肪代謝異常導致血漿中脂質水平高于正常的一種病癥,隨著“多食少動”不良生活方式人群的數量增多,該癥發病率呈現出逐年增高的趨勢。因為高脂血癥與動脈粥樣硬化(AS)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且長期服用化學降脂藥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許多患者求治于中醫。李佃貴教授,隨師系統學習濁毒理論,并應用于臨床各科診療中,在濁毒理論指導下治療許多疑難重癥收到良好的近期和遠期療效,現就高脂血癥診療經驗總結經驗如下。

                                                      1、多食少動導致高脂血癥

                                                            中醫學本有“血脂”一詞,血脂來源于水谷精微,通過“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內經·經脈別論》)而成。血脂為脾氣所散精氣之一種,屬于營血范疇,既為五臟六腑及肢體百骸提供能量物質,又對臟腑經脈起到營養濡潤的作用。但是,過猶不及。一旦血脂中的某些成分超出正常范圍,便可導致血液粘稠,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出現痰濁瘀血。

                                                      高脂血癥人群以中老年人最為多見,但由于生活方式不健康,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在查體時發現血脂指標超出正常。凡此類患者,病因以多食少動不良生活習慣最為多見。攝入高脂食品,超過了臟腑的代謝能力,從而出現病狀。凡高脂血癥人群,以倦怠、乏力、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振等功能下降癥狀和急躁、焦慮、抑郁等郁證表現為主,故此說虛與郁為高脂血癥的病因病機。

                                                      2、從濁毒內蘊辨證高脂血癥

                                                            血中本有脂類物質,但是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過多、過少都對人的身體健康不利。所謂血脂在血脈淤積而造成氣血在脈道中運行不暢,表現出痰濁瘀血的病理改變,血脂即成為致病因素,正氣即轉為邪氣,稱為“脂濁”,為濁毒之一種?!鹅`樞·血絡》記載:“血少黑而濁”,形象地概括了高脂血癥的病理特征?,F代研究認為,血中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高脂血癥痰濁的主要特征和生化物質基礎。筆者認為,濁毒癥狀為診斷高脂血癥的外在特征,表現為:面色淤腫,口唇紫紅,舌質紫暗,脈象弦滑。

                                                      3、運用濁毒清治療高脂血癥

                                                            針對濁毒發病在高脂血癥診療過程中的指導意義,筆者自擬濁毒清治療高脂血癥收到良好的效果。方如下:

                                                            三棱10g、莪術10g、郁金15g、丹參15g、茵陳30g、黃連10g、

                                                            砂仁15g、香附10g、蘇梗10g、制首烏15g、桑葚子30g。

                                                            水煎服,每日一劑,煎取400ml,分早晚兩次溫服。

                                                            本方中三棱、莪術、郁金為一組藥,呂氏三郁湯中“三棱、莪術舒肝氣,暢心血,解郁滯;伍以涼血活血、解郁除煩之郁金,共名為三郁,統治一切郁證以心煩、抑郁脹悶為主要表現者,此筆者家傳之經驗?!惫P者用于治療高脂血癥,效果良好,確有暢郁降脂祛濁的治療作用;丹參養血活血,通達血脈。茵陳、黃連是導師李佃貴教授常用之對藥,用于化濁解毒,筆者體會二藥合用具有清解腸胃濁毒的作用,為防其苦寒敗胃,加入砂仁以佐制。關于黃連合砂仁的用量,亦是導師獨到的使用經驗。香附、蘇梗疏肝理氣,和胃降逆;制首烏、桑葚子補益肝腎,扶正降脂。全方標本兼治,可以久服,具有良好的近期和遠期療效。

                                                            凡頭暈目眩者加珍珠母30g、夏枯草15g;大便干燥者加蘆薈1g、玄參30g;失眠多夢者加竹茹、枳殼各15g、夜交藤30g。

                                                      4、典型病例

                                                            張某,男,45歲,2013年7月12日就診,患者以血脂升高伴有急躁易怒、多夢3年就診。平素司機為業,飲食起居沒有規律,多有暴飲暴食,饑飽無度之習慣。近日查體膽固醇7.5mmol/L,甘油三酯3.46 mmol/L。心電圖示:ST-T改變?,F面色瘀腫暗紅,體型肥胖,舌質紅紫,脈弦滑。證屬肝腎不足,濁毒郁滯。治宜補益肝腎,祛濁排毒降脂。方用降脂飲加珍珠母、夏枯草。連用3個月,并囑飲食調控,適當運動。11月21日復查,各項指標正常,體重減輕5kg。 

                                                      5、小結

                                                            高脂血癥為現代臨床常見,中醫歸為痰濁、血瘀范疇,筆者認為此癥應屬濁毒范疇,發病機制為“濁毒內蘊”,宜從化濁解毒論治。在臨床上,所見患者多有飲食不當或過食肥甘生冷,嗜酒成癖之習慣,或見情志失調,心情不暢,而致肝郁肝火,木旺克伐脾土而致濕濁內生,痰阻脈絡。因此說,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脂血癥的過程中意義重大。首先要重視運動,合理的運動鍛煉和膳食改變是防治高脂血癥最為重要的一環,也具有一切藥物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醫者有義務為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和運動方案。其次,情志調整尤為必要。針對于臨床中越來越多的“因病致郁”和“因郁致病”患者,醫者應該給予恰當的心理指導,良好的心情、心態對于疾病預防和康復具有重要的作用。


                                                      9999永久免费精品视频_亚洲永久精品免费www52zcm男男_欧美交换配乱婬粗大_99re热久久亚洲综合精品_亚洲日本中文字幕综合天天新